OpenAI 發表會怎麼用英文介紹科技產品功能
這禮拜是 ChatGPT 背後的公司組織 OpenAI 發表他們最新上線的 ChatGPT 功能
我在國外一個滿有名的科技評論部落格 Stratechery 看到他們整理了在發表會聽到新發布的 ChatGPT 功能
邊讀我就忍不住研究了一下他們怎麼「用英文描述產品新功能」
結果我不小心歸納出一些共通的表達規則,覺得很有趣~XDD
分享如下,歡迎你模仿起來~
(等下看完覺得不錯,也歡迎免費訂閱我的「七點半學英文電子報(訂閱連結請點我)」!
每周都會寄實用又接地氣的學習內容給你喔,一起變厲害吧)
① 用「比較性形容詞」凸顯產品優點:
新產品會上線一定是開發者覺得他們推出了比前一代更好的功能,
所以英文很常用「比較性的形容詞」描述新的產品功能:
Increased (增加的)…
More (更多的)…
Better (更好的)…
Higher (更高限度的)…
舉例來說,OpenAI 提出了底下幾個 ChatGPT 的新功能:
Higher rate limits
更高的(執行更多數據處理的)速度限制
Increased context length
增加的(可以輸入資訊的)上下文長度
More control, specifically in terms of model inputs and outputs
更多可以控制的部分,特別是在關於模型輸入和輸出的方面。
開頭先精簡描述新版ChatGPT有更多可控制的部分 (More control),
後面再用 “specifically in terms of (特別是在..的方面)” 具體說明是在模型輸入跟輸出方面變得更可控
Better knowledge, which both means updating the cut-off date for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to April 2023 and providing the ability for developers to easily add their own knowledge base.
更好的/更豐富的知識內容,這代表了兩件事: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將在ChatGPT的資料庫更新到 2023 年 4 月,並提供了開發人員用簡單的方式增加自己知識庫的能力。
先大致講新版ChatGPT有更豐富的資料庫(Better knowledge),
接著再用 “which means (這代表了)..” 解釋更多細節:
updating…: 更新了誰..
providing…: 提供了甚麼新功能..
② 先概括性描述功能,再解釋包含哪些項目
我發現在描述產品新功能的時候,
很常會用到一個方式是:
先簡單用一兩個字概念性介紹新功能的內容或方向,
後面再具體說明包含那些內容
所以就會用到類似這種表達:
簡單的概念性介紹,包含了(哪些項目)…
舉例來說:
Customization, including fine-tuning, and custom models
客製化的能力,包括可對模型細部微調和自定義模型
New modalities, as DALL-E 3, Vision, and TTS (text-to-speech) will all be included in the API.
新的數據模型,如 DALL-E 3、視覺和 TTS(文本轉語音),都將包含在API中。
以上用了「主動跟被動兩種句型」來說明新功能的詳細內容
…, including + 功能項目
…, 包含了(哪些功能)
…, 功能項目 + will be included
…, (那些功能) 會被包含
分享完畢~
希望你喜歡囉!
如果你每次想到學英文就覺得心累~
歡迎你免費訂閱我的「七點半學英文電子報(訂閱連結請點我) 」,
我對教學超級有熱情的~
希望陪伴學英文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你慢慢進步
每周五早上七點半
我會把超實用的英文教學內容送到你的信箱~
電子報我經營得很用心
花了很多心思設計內容跟調整排版
閱讀體驗很舒服
讀者評價也一直很好~
絕對都是你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獨到內容喔
(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訂閱喔!)
0 留言